过去一周,黄金在历史性的 $4,000关口之上继续拓展空间,多头维持强势。市场正被多重力量共同推动:由特朗普对华关税威胁点燃的避险需求、对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的坚定预期,以及美国政府停摆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本周,除了美国零售销售等零星的宏观经济数据,上述政策层面的动向仍是影响市场情绪与金价节奏的核心。
技术面 观察 :强势中的整理信号
从 XAUUSD日线图来看,黄金的整体上行趋势依然完好。尽管在上周四出现一波技术性回调,价格一度回落至$4,000下方,但 $3,955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连续八周收涨后,金价目前徘徊在$4,070附近。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虽然强劲的多头动能将RSI指标维持在超买区域,但图表上已显现出清晰的顶背离形态。这通常意味着市场积累了技术性调整的需求。

对于后续路径,$4,050将成为关键博弈点。若金价能够有效站稳于该水平之上,有望为上探 $4,100乃至更高位置打开通道。反之,若在此受阻,市场可能在 $3,955至$4,050之间震荡整理,以消化近期的涨幅。
关税摩擦升级与政府关门担忧
尽管中东以哈停火带来积极进展,部分避险头寸有所回撤,但金价的短暂回落很快被市场视作新的买入机会。买盘坚挺的背后,是中美新一轮关税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美国经济前景模糊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贸易与政治不确定性成为新的避险催化剂。特朗普宣布于11月1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配套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制,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温。尽管其本人后续在社交媒体上释放出一些立场软化的信号,但这种反复无常更降低了关税政策能见度。
作为反制,中国对向美国出口的锂电池与稀土等重要原料实行管制措施,意味着着摩擦正在向更多关键领域扩散。再加上白宫此前针对药品、卫浴和卡车等的关税提议,交易员重新审视黄金的避险价值。
其次,美国的财政与债务忧虑继续蔓延。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二周,白宫经济顾问关于可能启动“裁员”的警告,让市场开始计价更长时间的政府停摆对实体经济的潜在冲击。
与此同时,法国因财政预算问题引发的政治危机,以及日本新领导层可能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加剧了市场对发达国家债务膨胀与财政纪律松弛的担忧。在此情况下,主权信用货币的吸引力被削弱,黄金在“贬值交易”中的地位得到凸显。
地缘局势复杂,两次降息押注
相比于持续升温的贸易摩擦和高企的美国债务水平,地缘政治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一方面,中东局势在特朗普斡旋下达成阶段性停火协议,风险有所降温;但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再度升级,普京就美国可能提供“战斧”导弹发出的警告,意味着大国间的对抗风险仍在高位,为黄金提供潜在支撑。
除了上述避险因素,货币政策预期构成了黄金上涨的底层逻辑。美国9月纽约联储公布的1年期通胀预期升至3.38%,升至五个月新高,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却滑落至接近2021年高通胀时期的低位。这种“通胀韧性”与“信心不足”的组合,反映出在政府停摆、就业增长放缓与物价压力犹存的多重挤压下,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
尽管面临通胀升温风险,在高额财政赤字和就业市场疲软面前,市场充分定价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 25 个基点。降息和高通胀预期双重作用下,10 年期美债实际利率处于 1.76% 附近的相对低位。对于黄金这类零息资产而言,实际利率下行降低了持有的机会成本,吸引买盘进场。

高位韧性延续 ,关注关税谈判与政治僵局
总的来看,黄金上周在高位展现出明显韧性。国际贸易紧张、地缘政治信号复杂、美联储降息预期稳固,以及多国政治乱局,共同支撑了高企的避险需求,同时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近期的技术性回调更像是多头动能的健康整理,而非趋势逆转,为中期走势奠定了更稳固的基础。
未来一周,除了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进展外,市场焦点还将集中在政治僵局的演变以及美联储可能释放的政策信号。
在政府停摆导致部分经济数据延迟的情况下,纽约联储和费城联储的制造业报告、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的公开讲话将成为评估经济状况和政策风向的关键依据。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度会议也可能传递出重要的全球政策信号。若数据显示制造业持续疲软,且鲍威尔维持鸽派立场,黄金有望获得新的支撑并小幅上行。
此外,中美关税谈判的实质进展也值得留意。如果关税威胁最终被证实更多是谈判策略,那么由此催生的黄金避险买盘可能会随之减弱。但倘若这些强硬措施被全面落实,中国出口商成本将急剧上升,企业利润承压,很可能引发全球风险资产的新一轮波动,从而大幅增强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AI叙事重燃 & 人民币出海加速:恒指反攻的两条主线
恒指强势反弹,中国AI崛起与人民币跨境创新为港股注入持久动力。港深“双地上市”等政策助推资本流动,港股估值修复空间大。
增产下的逆势走高:原油供需暗战打响
OPEC+ 增产难抑油价反弹,地缘风险与季节需求助推原油走强。市场情绪主导短线波动,而中长期供应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